图片
►
本文1834字 阅读3分钟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老王最近总是觉得人虚得很,才50出头,就已经“力不从心”。不仅如此,晚上动不动就出虚汗,白天一说话就咳,还总咳出黏痰。他去体检,医生说问题不在肺,而在肾和脾。老王一脸懵:“出汗是肺的问题吧,咳痰是感冒吧,怎么又扯到肾和脾了?”
其实,很多人和老王一样,对身体的信号一头雾水。中医讲“肾主藏精、肺主皮毛、脾主运化”,这三脏之间彼此牵连,一个出问题,其他也难独善其身。
身体的异常表现,其实早有“预告”图片
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受?
肾不好的人,常常性欲减退、夜尿频多、记忆力下降,有些人还容易出现“淫梦频繁”的情况,这其实是肾精亏虚、精关不固的表现。肺气虚的人,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自汗、易感风寒、语声低微,一动就出汗,甚至一换季就感冒。脾虚的人,多表现为痰多、乏力、食欲差,尤其是晨起咳痰、饭后腹胀,这些都和痰湿困脾有关。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小毛病,背后其实是三脏功能失调的信号。肾虚不固,精关失守;肺虚不敛,汗液外泄;脾虚不运,湿生痰生。
问题的根源,不只是“哪个脏器虚”图片
很多人一听“肾虚”,就单纯补肾;一出汗,就赶紧吃寒凉药物收敛;一咳痰,就当作小感冒对待。结果是症状反复,越治越虚。
中医治疗讲求“辨证施治”,不是哪儿不舒服,就治哪儿,而是要看根在哪儿。
比如:
肾不藏精,导致“多淫”;
肺气不足,无法固表,就出现“多汗”;
脾不运化,湿气内生,就会“多痰”。
这三者之间互为因果,必须综合调理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三盒中成药,打通调理三脏的任督二脉图片
针对“肾虚多淫、肺虚多汗、脾虚多痰”的三种常见体质问题,三种中成药,能起到良好的辅助调理作用。当然,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本文仅作科普参考。
补肾固精:金匮肾气丸
这是一种经典方剂,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主要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、性功能减退等。
图片
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金匮肾气丸能改善肾小球滤过率,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,对慢性前列腺炎、性功能减退有一定调理作用。
适合人群: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、夜尿多、性欲减退等肾阳虚体质人群。
化痰健脾:二陈丸
“痰为百病之源”,这句话并不夸张。《医学心悟》提到: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”意思是说,脾虚是痰湿的根源。
图片
二陈丸含有陈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,具有燥湿化痰、理气和中的作用,尤其适用于痰湿体质、咳痰黏稠、舌苔腻厚的人群。
现代研究表明,二陈丸具有抗炎、祛痰、镇咳、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,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胃肠功能紊乱也有帮助。
适合人群:痰多、胸闷、食欲差、舌苔厚腻等脾虚湿盛体质人群。
收敛止汗:牡蛎散
牡蛎散源于《金匮要略》,主要作用是固涩敛汗、益气养阴。适用于自汗、盗汗、体虚易汗等问题。
图片
中医认为,汗为心之液,肺主皮毛,肺气虚弱、卫外不固,就会导致汗液外泄。牡蛎散可助肺气固表,减少汗出。
现代药理研究显示,牡蛎中富含钙、锌等微量元素,具有调节神经系统、抗疲劳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。
适合人群:一动就出汗、夜间盗汗、虚劳体弱、易感冒的人群。
单靠吃药不够,还得调生活方式图片
很多人以为吃点药就能治好所有问题,但身体是一个整体,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。
肾虚者,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频繁性生活,保持规律作息;
肺虚者,宜多做深呼吸、慢跑、八段锦等增强肺活量的运动;
脾虚者,饮食上应少吃寒凉、生冷食物,多食山药、薏米、红枣等健脾食材。
此外,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脏腑功能。中医讲“悲伤伤肺、思虑伤脾、恐惧伤肾”,长期的情绪压抑,是很多慢性病反复的重要原因。
身体发出的信号,不要小看图片
很多时候,身体不是突然“出问题”的,而是早就给出了提示。只是我们忽略了它的声音。
频繁出汗,不一定是热,而可能是肺气虚,卫表不固;老是咳痰,不一定是感冒,而可能是脾虚生痰,湿热内生;性欲减退,不一定是年龄问题,而可能是肾精亏虚,命门火衰。如果你也有这些表现,不妨从现在开始,关注自己的脏腑健康,结合中成药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,给身体一个“重启”的机会。
参考文献
[1] 《中医内科学》. 人民卫生出版社. 第9版. 2020年[2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《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原则(2023年版)》[3] 王宏志,等. 金匮肾气丸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 2022, 29(3): 1-4[4] 李梅. 二陈丸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分析[J]. 中国实用医药, 2024, 19(9): 112-114[5] 张倩. 牡蛎散治疗自汗盗汗的临床观察[J]. 中医临床研究, 2023, 15(6): 87-89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众和网配资,港盛配资,富易螽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